1922年7月5日 | 生於法國史米勒・高定(Chemiré-le-Gaudin) |
1937-1940年 | 於勒芒城(Le Mans)耶穌會學校上高中 |
1939年9月 |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|
1940年10月6日 | 於法國入耶穌會 |
1940-1942年 | 於拉瓦耳(Laval)上初學院 |
1942年10月11日 | 於法國發初願 |
1942-1943年 | 於蒙格勒(Mongré)上文學院 |
1943年 | 於德國馬德堡城(Magdeburg)附近當俘虜 |
1943-1944年 | 於法國勒芒城耶穌會學校試敎希臘文、拉丁文、法文 |
1944-1946年 | 於普伊附近的瓦勒(Vals-prés-le-Puy)讀哲學一、二年級 |
1945年5月 |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|
1946年 | 於蒙貝列(Montpellier)國立大學獲哲學學位 |
1946-1947年 | 於蒙格勒讀哲學三年級 |
1947年 | 離開法國經羅馬、美國、上海而到北京 |
1947-1949年 | 於北京沙巴內(Chabanel)學院學中文 |
1948-1949年 | 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上課 |
1949年1月31日 | 解放軍征服北京 |
1949-1952年 | 於上海徐家匯白拉明(Bellarmino)神學院讀神學一、二、三年級 |
1952年4月16日 | 於上海徐家匯由龔品梅主教祝聖晉鐸 |
1952年5月24日 | 離開上海到香港 |
1953年6月15日 | 警察佔領徐家匯神學院並逮捕一些神父、修士 |
1955年9月 | 龔品梅主教、八十六位神父、修士、一千一百位信徒被捕 |
1952-1953年 | 於菲律賓碧瑤(Baguio)讀神學四年級 |
1953-1954年 | 於香港寫Les Enfants dans la Ville《城裡的兒童》一書(發行六版)(上海天主教學生,1949-1954) |
1954-1955年 | 「第三年」於菲律賓碧瑤 |
1955-1962年 | 於台中編譯《利氏漢法大字典》,靜宜學院教導天主教道理與法文,於中興與東海大學任學生輔導 |
1962-1971年 | 台中磊思中心理家與主任 |
1972-1977年 | 聖多馬斯大修院神師 |
1977年5月7日 | 於台中發末願 |
1971-2010年 | 台北震旦中心理家、利氏學社會員、基督生活團與中華基督神修小會輔導 |
1985年 | 出版《法國所藏甲骨錄》 |
1997年 | 出版《德、瑞、荷、比所藏的一些甲骨文》 |
1999年 | 出版《利氏漢法大字典》 |
2001年 | 出版《利氏漢法大辭典》 |
2008年 | 出版《甲骨文集書林》 |
2010年 | 台北輔仁大學頤福園 |
2010年9月24日 | 於台北耕莘醫院安息主懷 |
主要著作
l Lefeuvre J.A.,Shanghai. Les enfants dans la ville. Tournai, 1956 ,p364《城裡的兒童》(發行六版)(上海天主教學生,1949-1954)
l Lefeuvre J.A.,Confucian and Scientific Humanisms in Modern China,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,vol.5,1967,pp63-76.
l 洪通(筆名),〈中國當代的幾個思想潮流〉,《現代學苑》,第四卷,第二期,1967年2月,頁45-54。
l (法)巴斯噶(Pascal,Blaise1623-1662)撰,雷文炳編,秦家懿譯,《深思錄》(台中:光啟出版社),1968,200頁。
l 雷文炳(筆名),〈巴斯噶論人性的偉大與卑微〉,《東方雜誌》,第十期,1968年4月,頁79等。
l 雷煥章,《現代人與無所不通的聖人》,《東西文化》,1969年2月,頁45等。
l 紀經紹、雷煥章合撰,《創造力啟發及價值工程講座》,現代企業經營管理,台北,1972。
l Les inscriptions des Shang sur carapaces de tortue et sur os / apercu historique et bibliographique de la decouverte et des premieres etudes J. A. Lefeuvre, Leiden Brill 1975
l 雷煥章,《法國所藏甲骨錄》(利氏學社 1985),402頁 Several collections of Oracular Inscriptions in France, Paris, 1985
l 雷煥章,《一扇新門: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》,(台北:知音,1986),260頁。
l 雷煥章,《最初的微笑》,《神學論集》,台北,1997。
l 雷煥章,《德、瑞、荷、比所藏的一些甲骨文》(利氏學社1997),509頁Several collections of Oracular Inscriptions in Germany. Switzerland and the Netherlands, Taipei, 1997
l 雷煥章,《甲骨文集書林》(台北利氏學社 2008),594頁Collections of Oracular Bones Inscriptions, Taipei
藝術著作
l 陳其茂、丁貞婉、雷文炳合編《古今西洋木刻家描述的人類命運》(台中:光啟出版社,1961),150頁。
l 雷文炳(筆名)、張秀亞合著,《西洋藝術史鋼》(A History of Occidental Art),光啟出版社:
第一冊:史前的藝術、近東古代的藝術、克里特的藝術,1962,204頁。
第二冊:埃及藝術(Egyptian Art),1965,233頁。
第三冊:希臘的藝術(Greek Art),1966,275頁。
第四冊:羅馬文化前的歐洲藝術、依特魯利安的藝術(Europe Pre-Roman Art,Etruscan Art),1968,188頁。
第五冊:羅馬的藝術(Roman Art),1969,236頁。
第六冊:基督文化的初期(Early Christian Art),1970,196頁。
第七冊:拜占庭藝術(Byzantine Art),1970,264頁
第八冊:波斯的藝術、回教的藝術(Persian and Islamic Arts),1971,238頁。
第九冊:北蠻的藝術、中古前期的藝術(Nordic and Pre-medieval Art),1971,329頁。
第十冊:羅曼尼斯克藝術(Romanesqur Art),1977,329頁。
第十一冊:歌特藝術(Gothic Art),1978,335頁。
l 從1984年起改在《藝術家》雜誌聯載《西洋藝術史鋼》,包括:
(1) 十五世紀的歐洲藝術、建築:108(1984年6月)到114期(1984年11月),一共49頁。
(2) 十五世紀的歐洲藝術、雕刻:115(1984年12月)到138期(1986年11月),一共116頁。
(3) 十五世紀的歐洲藝術,法蘭德斯的新繪畫:139期(1986年12月)到184期(1990年9月),一共226頁。
(4) 十五世紀的歐洲藝術,萊茵河流域、日耳曼與東歐的新繪畫:186期(1990年11月)到193期(1991年6月),一共36頁。
(5) 十五世紀的歐洲藝術,西班牙的新繪畫:194期(1991年7月)到196期(1991年9月),一共14頁。
(6) 十六世紀的歐洲藝術,義大利的新繪畫:197期(1991年10月)到236期(1995年1月),一共178頁。
(7) 十六世紀的歐洲藝術,義大利的建築: 237期(1995年2月)到247期(1995年12月),一共50頁。
(8) 十六世紀的歐洲藝術,義大利的雕刻:250期(1996年3月)到259期(1996年12月),一共29頁。
(9) 十六世紀的歐洲新繪畫,羅馬與佛羅倫斯:265期(1997年6月)到305期(2001年6月),一共92頁。